公孙若的剑有多强?她自己也不知道,她遇到过的最强敌人,其实是铁掌门少门主铁断刚,而现在在她面前拔剑的却是齐国的明日之星、公孙默选定的下一位齐国护国武者、百年一出的剑道天才、被广为传颂的倾城剑。
她想战胜倾城剑,也许是出于危机感,在看到曹竹秋和师兄不分上下惺惺相惜时,那种危机感格外强烈。在她看过的侠义小说中,这种亦敌亦友的男女,最后早晚会成为伴侣。她不会让这种事再次发生的,她已经想明白了:在过去因为她的不作为与犹豫怯懦,让本该属于她的师兄被李清雅抢走,如果她有李清雅一半的手段、胆量,可能就不会有今天发生的事了。
姻缘就和练剑一样,不进则退,松懈且失。
公孙默面对曹竹秋展开的宛若实质的剑意,选择闭上眼睛,感受着师兄体内无涯功的气息,让自己的气息脉动与师兄保持一致,只有这样,才能发挥出无涯剑最大的威力。
“当”一声,二人的剑第一次交锋。二人都有瞬间的错愕,曹竹秋是错愕于公主居然有实力接住她一剑;公孙若则错愕于倾城剑好像也没多强。
曹竹秋剑法的特点是连绵不绝,宛若不断掀起潮浪的大江大河,在短暂的错愕后,她选择以自己习惯的节奏发起进攻,不断压制对手等待对手露出破绽。而公孙若的剑没有曹小姐那般迅猛快速,若用一个词来形容,那便是“灵动”。公孙若的剑宛若一根银针穿插在狂风暴雨中,配合她那蝶舞身法,竟然一时间和倾城剑伯仲难分。
公孙默眼神中流出一丝惊诧,他没想到侄女剑术居然到了这种境界,她之前一直轻描淡写地说“只学了《无涯剑》”,他还真以为是什么三四流剑法。
“师叔,师妹和曹小姐谁的胜面更大?”杜玉问。
叶冷星毫不犹豫:“当然是我的二号师侄。”
杜玉忽略她那充满戏谑味道的称呼:“师妹和我一样,没什么实战经验。”
“但她练的是《碧江浮虹》,不重经验,更重剑客自身的感悟。”
“碧江浮虹?不是无涯剑么?”
“我姐姐胡诌的名字罢了,真名便是《碧江浮虹》。有言道,剑心大成者,卓竖莹莹如碧江浮波,故得名碧江浮虹。这是世上独一流的天才剑,因为它没法练,能否学会全靠机缘。”叶冷星感叹,“姐姐真是学了师傅十成本领,这几乎失传了的碧江浮虹都能传授于人,这与仙人抚顶有何区别?”
话说台阶上公孙若和曹竹秋剑影交错,难分敌手,而曹竹秋越打越心惊。先是谢千寻,再是杜玉,又来个公孙若,这世上哪里冒出来这么多年轻高手?难道她这些年练的剑都是场笑话么?她不服输般换了三四种剑招,公孙若虽然总是一副如履薄冰的模样,但她硬是巍峨不倒,任凭曹竹秋百般武艺,也伤她不得。
《青蛇剑》《幻海长鹰真剑解》《昆吾剑法》《倾城剑诀》……曹竹秋将自己毕生所学都施展出来,但公孙若就如同游鱼一般在剑影风暴中从容穿梭,越战越写意,越打越从容。与杜玉取巧不同,公孙若是实打实地与曹竹秋正面拼剑。
表面看起来曹竹秋一直保持攻势,但只有她自己知道,一旦她剑势稍滞,公孙若的反击便会打得她一败涂地。为了维持剑势,她必须将自己所学、所知的所有剑招都施展出来,强行招招相连,不能有分毫喘息。
公孙若则与她截然不同,她的剑随心而动,没有所谓的招式招架,一切都随气息而行。她的心境也在剑舞中越发清晰坚定。
叶冷星想,不愧是碧海浮虹,其中剑道精妙得一塌糊涂,也不知公孙若是以何剑心驱动如此精妙的剑法。
要结束了。公孙默闭上眼睛,他已经看到结局了。
终于,曹竹秋剑势一顿——她已经打完了她所学的所有招式了。如若在平常,她只须稍微后撤,调整气息,便能重振旗鼓,但今天不行。她脚步刚刚后挪,公孙若便轻灵上前。曹竹秋只能咬牙催动内力,将内力化作剑气一并斩出。
公孙若眼神清澈,她的呼吸在此刻终于和师兄保持了一致,心中某些念头豁然开朗,好像一个新的天地向她敞开大门。
她的剑,就是师兄的剑。这一刻,剑意通达,剑即人,人即剑。
轰隆隆一声,曹竹秋的巨大剑气撕裂青石板,在地上一路开出深深的沟壑,直到皇宫尽头才终于消散——武者之威,恐怖如斯。
反观公孙若的动作则收敛得多,她只是如精灵一般微微侧身便避过曹竹秋的剑气,下一秒,她的身形已经出现在曹竹秋身后,剑身寒芒闪烁,居然没有丝毫缺口。
曹竹秋感到脖颈一凉,鬓角一缕长发飘然落地,切口整齐干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