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不容易睡下,整晚都是光怪陆离的梦。
如今坐镇河道总督府,不是去户部扯皮要银子,就是在堤坝上监工,公差一出便是十天半个月,累极倒头便睡,一夜好眠。
差事虽然辛苦,身体反而比从前更好了,精神头儿也更足。
找到了对的方向,便要一条路走到黑。
石静从太后处了解到,皇上不仅训斥了大阿哥,卸了他的差事,还让他闭门思过,三个月不得出府。
“惠妃看着敦实温厚,骨子里最是要强。”
因为大福晋流产事,太后对惠妃心里有气,可见她病这些时日,总不见好,也有些可怜她的意思。
“如今三阿哥,五阿哥和七阿哥立下军功。四阿哥和八阿哥接下了追讨国库欠债的差事,两人年纪不大,做事却有章程,又请动太子出面,差事应该能办成。只大阿哥一个身上未有寸功,反被皇上禁足,惠妃急火攻心,昏迷了好几日才醒。”
眼看诸皇子逐渐长成,大阿哥失去了年长优势不说,还可能在爵位上被弟弟们反超,以惠妃要强的性子,不着急才怪。
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着急上火。
解皇上的人都知道,皇上在哪个儿子身上的付出,都不是平白付出,上面明码标价。
比如太子。
皇上在太子身上倾注太多精力,总想得到相应的回报,于是形成了既要又要还要局面。
在历史中,皇上亲手逼疯太子,将明,索两党连根拔起,削平半个朝堂之后废掉太子,把自己也气个半死。
在一众皇子当中,除了太子,皇上在大阿哥身上倾注的心血也不少。
韭菜本来长势良好,皇上提着镰刀想要收割的时候,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,或者远不如想象中的好,将会是怎样的心情不难想见。
爱之深,责之切,便是这个道理。
石静以为,最让惠妃闹心,不是功劳,也不是爵位,而是圣心。
圣心易失,难再得。
“惠妃病了,主持不了小选,宜妃和荣妃都想要争取,结果皇上把这个权柄给了德妃。”
论资历论宠爱,都轮不到德妃,太后实在不明白皇上的用意,却实打实地见证了宜妃针对德妃全过程,以及荣妃对德妃的不满意和不配合。
每日三妃过来请安,总要暗中较量一番,再没有了惠妃在时言笑晏晏,装都懒得装。
“您不如借口小选在即,免了三妃请安,让她们自己忙去。”不用听太后抱怨,石静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三妃之间的火药味。
太后年纪大了,又不管事,自然没必要承受这些。
果然,自太后免了三妃请安,三妃斗起来再无顾忌,东西六宫战火不断,几乎每日都有交锋。
空有资历没有手腕的荣妃第一个败下阵来,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,三天两头地病,还站着茅坑不拉屎。
但比起宜妃四处点火,荣妃这个占茅坑都算省心。
太子妃嫁进宫之后,太子急流勇退,远离中枢,重获圣心,太子妃本人却步步紧逼,志在六宫权柄,神挡杀神,佛挡杀佛。
惠妃这个前浪已经被狠狠拍在了沙滩上,一病不起。按照德妃一贯扮猪吃老虎做派,打死她也不会提着脑袋冲上去,硬碰太子妃那把四十米大刀。
她一没背景,二没资历,三没宠爱,靠着争气的肚子,和安分守己一路走到今天。
在两个儿子,特别是十四,长大成人之前,德妃不想提前暴露自己的野心。
等有背景,有资历,有宠爱三妃斗得几败俱伤,等诸皇子分出上下高低,便是她剩者为王的时候。
哪知道惠妃才倒下,皇上好像看不见荣妃和宜妃积极表现,一下将她推到台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