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如此盛怒,陆华亭默然不语。
“为何太孙的死讯一夜之间众人皆知?”
李焕问。
陆华亭:“这对当前战局不算坏消息吧?”
李璋被南楚细作逼死,尘埃落定。叛党从此师出无名,再无法打着拥立太子遗脉的旗号作乱。与南楚借兵,更将引得百姓众怒,如此更有了出兵平叛的理由。
“就算此事是南楚细作的手笔,但太孙身殒有你追逼之过,你也难逃罪责。你本来有百般手段可以救人……一个文官,能逼死太孙,简直赶上前朝佞臣酷吏之流。”
李焕看向陆华亭,“你自己说吧。朕给你定什么罪,才不会让人觉得朕在偏袒?”
陆华亭道:“罢官削爵,投入诏狱,最好显出割袍断义之态,方才打消旁人疑虑,更显出圣人明断。”
“割袍断义……到底谁让你给我这个人情?你可是觉得自己很擅揣摩人心?”
李焕冷笑一声,质问道,“为了让朕不责罚群青你竟然能做到这一步。有时实在不知,你到底是在帮朕,还是分明知道朕有心赠你绯衣,故意自毁名节。”
“圣人言重了。臣既为官,自然是尽心圣人效劳。”
陆华亭道。
“那你还如此行事?”
李焕道,“我与琉璃国是因废太子妃之故才能结盟,方才结盟,便让废太子妃得知亲子死讯,你不怕她伤心毁约?”
“不会影响结盟。”
陆华亭面不改色,“因为死的是太孙,废太子妃的亲子还活着。车船相送,不出几日便能母子团聚了。”
李焕闻言一怔,用力拍了下桌案,手指又攥了起来。
“你真的有些太自作主张了!”
陆华亭笑了笑。
脑海中,回想起夜中受冻挨饿的李璋,颇有几分可怜。他啼哭着,本就稀疏的几缕胎毛被匆匆剃落,就在那山寺中出家,扮作小沙弥,坐船过了桥。
“若能以此举,换得战局安宁,宫中不受夺嫡之祸,臣不在意身后之名。”
陆华亭道。
他瞥见李焕如冰雪春融的神情,慢慢垂下长睫。
他能牺牲自己换得李焕政局平顺,给了李焕极大的震撼。李焕终生未得父母偏爱,若有人能全力托举他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,这份情对李焕来说便足够重了。
有了这个人情,李焕对他将只剩感激,再无猜忌。日后为臣,不会再重蹈前世旧辙;就算还归布衣之身,也能换得他与群青平安离宫。
想到群青,陆华亭面色凝滞了片刻,随后拉回心神。
忆及进宫时,从外一封一封递进来的战报,陆华亭的目光划过案上堆叠的战报,问道:“云州怎么样了?”
李焕沙哑道:“新任云州刺史,为叛党的飞矢刺穿喉咙,城门大开,云州城陷了,死了几千人。阿姐拢了残兵,退守金陵邑。”
也难怪李焕的面色一整夜都如此难看。
“云州自古繁华,金陵邑更是四通八达,水关路关之机要。城门关口,高台垒筑,是南国都城之象征。”
陆华亭道,“云州失陷,南楚气焰大涨;若再攻占金陵邑作为都城,日后钱帛兵力从水道补给,南楚复国便可提上日程。”
“云州失陷,都怪孟家在时把云州蚕食得千疮百孔。”
李焕沉沉道,“朕也知道金陵邑不能丢,但如今兵力都在北境战场,靠那点残兵,不知能守到何时。”
陆华亭道:“臣请赴金陵邑,辅佐丹阳公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