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有午后理事的习惯,一般都会在未时后见管事嬷嬷们。
nbsp;nbsp;nbsp;nbsp;端福堂就位于前院和内宅的中间,整个镇国公府的中轴线上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顾知灼的出现让整个厅堂为之一静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捏着账册的素手不由一紧,随即嘴角噙出了温婉的浅笑,唯独一双黑沉沉的眸子无比的淡漠和疏离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顾知灼提着裙裾跨过了高高的门槛,气定神闲地走了过去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含笑出声:“灼姐儿,你怎么来了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顾知灼姿态端方的福了福礼:“母亲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您的对牌和账册一直没有送来,女儿想着,您许是太忙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就自个儿过来拿了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都在这里了吗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第34章
nbsp;nbsp;nbsp;nbsp;厅堂里更静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府里如今都听说,大姑娘正在和夫人抢管家权,就是谁也没想到,大姑娘会堂而皇之的在这么多人面前,开口相逼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一身素色衣裙,端坐上首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容貌秀美,哪怕只是脂粉薄施,也难掩动人风姿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顾知灼与她目光相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进门时,顾知灼也就六岁多,她管了这么久的国公府,手底下收拢了不少忠心的管事嬷嬷,把持着内院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守孝的这几年,兄长跟着叔父驻守在北疆,她在府中,被捧杀地无知娇纵,对外头的事一无所知,跟个睁眼瞎似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上一世,噩耗连连,她甚至都反应不过来,以至于步步失了先机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母亲。”她含笑道,“是账目还没有清理好吗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她笑得可爱,颊边露出了两朵梨涡,姿态上毫不掩饰咄咄逼人的态度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灼姐儿,”季氏朝她招了招手,亲昵地把她叫到身边,温言道,“不是母亲不让你管家,只是你从小到大,从没有学过这些。连府里上下这么多人,你都没能认清,这如何上手?这样吧,我每日理事的时候,你过来听听,等过些日子,再接手也不迟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她语气温婉依旧,就像一位真心为了女儿在考虑的母亲,见顾知灼没有支声,她又说道:“花木房不错,先给你管着,好不好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花木是府里最无关紧要的事情之一了,没有油水,管来管去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拉过她的手,轻轻拍了拍手背,含笑道:“咱们花房里今年养出了好几株姚黄和醉杨妃,品相都极佳,等过几日,你带去宫里,就可以在皇后娘娘的花会上独占鳌头了!”顾知灼愚蠢,又爱张扬,最喜欢露脸的事,用花会做鱼饵,应当能说动她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是,母亲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顾知灼屈膝应了,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内管事们大松一口气,大姑娘这么大阵仗的来讨要管家权,她们还以为府里会有一场明争暗斗,结果,夫人三言两语就给哄好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大姑娘还是太嫩了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一脸欣慰,说道:“万嬷嬷,你把花木房的账册拿来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她说完,顾知灼抬手就把季氏手上正在看的账册拿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这不是……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氏刚要说话,又忍住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账册在顾知灼的手中翻得极快,一页一页,几乎每一页都停留不到三息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这哪里是在看账!而且顾知灼从前连账本是什么样都没见过吧?季氏嘴角微弯,她端起茶盅,慢悠悠地用茶盖撇着茶沫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顾知灼把账册翻完了,她啪得一声合上,幽幽叹声道:“母亲看来并不擅管家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什么意思?
nbsp;nbsp;nbsp;nbsp;“一月,府里统共采买了一万两千斤柴炭,共计二百八十两白银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去岁十一月,府里采买了三万斤柴炭,三百二十两白银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大姑娘。”管着采买的是白昌家的,她出言道,“今冬大寒,备下的炭火不够,临时加买了些,炭火还涨了价。哎,这日常开销,年年都是不一样的,价钱时时都在变,您不当家是不知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