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狡猾!”
朱元璋笑骂道,“跟你娘一个德行,心眼多得很。”
朱樉正要说话,突然想起什么似的:“对了父皇,儿臣还有一事相求。”
“说。”
“能不能……让儿臣免了早朝?”
“混账!”
朱元璋大怒,“你小子又想偷懒?”
朱樉连忙解释:“不是不是,是儿臣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了。每天早上耗在朝会上的时间,还不如用来处理实际政务。”
“再说了,”
他眨眨眼,“儿臣这不是主动请缨削藩了嘛,这么大的功劳,父皇就不能网开一面?”
朱元璋被他气笑了:“你这是拿功劳要挟咱?”
“哪敢啊。”
朱樉笑嘻嘻地说,“就是觉得早朝太无聊了。整天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还不如让儿臣专心致志地处理削藩的事情。”
朱元璋沉思片刻,突然说道:“也行,那你就负责处理削藩的事务。不过……”他话锋一转,“你要是办砸了,看咱怎么收拾你!”
“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托!”
朱樉一拱手,转身就要走。
“站住!”
朱元璋又叫住他,“你觉得老大怎么样?”
朱樉一愣,随即明白过来:“大哥仁厚,是个明君的料子。只是……”
“只是什么?”
“只是太仁慈了些。”
朱樉叹了口气,“将来若要处理朝政,恐怕会被奸臣蒙蔽。”
朱元璋点点头:“所以咱才让你回来。你替他分担些压力,也好让他专心处理朝政。”
朱樉恍然大悟:“原来父皇是这个意思。”
“行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
朱元璋摆摆手,“记住,削藩的事情要稳妥行事,别出什么乱子。”
“父皇放心。”
朱樉笑着说,“儿臣心里有数。”
待朱樉离开后,朱元璋长长地叹了口气。
他知道,从今天开始,大明的局势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而这一切的源头,就是他这个看似懒散实则精明的二儿子。
与此同时,朱樉已经回到了自己的王府。
刚一进门,他就看到几个密探候在那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