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从普通老百姓手中掏钱,那实在是太难了,因为这些钱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棺材本。
关键是几十万,上百万民众的化学反应是非常微妙的。
小小的举动,可能会变成完全两极分化的结果。
负八妹道:“那就把蒙古王爷和大盛魁作为a计划,把京城几十万民众,当成b计划。”
“还有九天时间,实在是太紧迫了。”
……
接下来,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。
苏曳要在江西办工厂,要搞洋务。
正在四处筹钱,已经碰了两个钉子了。
整个朝堂都在冷眼旁观。
办工厂,搞洋务。
大清有人搞过吗?广东商人曾经小打小闹过,最后还是被道光帝给否了。
所以说到目前为止,大清官员从未搞过,破天荒。
而且听说苏曳要搞得很大,直接两三千万的规模。
步子跨得太大了,会扯到蛋的。
大清从来都没有搞过这玩意,谁敢投这笔钱,到时候赔了,鸡飞蛋打怎么办?
你苏曳之前每一次做事都能成,除了你新军厉害,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。
那就是皇上始终支持你。
但这一次皇上支持你吗?
皇上的态度很消极,只是口头上让肃顺拨七十万两银子而已。
这已经表现出皇上的态度了,只不过你是宠臣,皇上不愿意直接浇冷水,他希望你自己筹集不到银子,知难而返。
所有人都知道,皇上很保守。
甚至整个清廷大部分人都很保守,还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,洋夷虽然船坚炮利,但也是野蛮国度,非常满足于这种自给自足。
真正要到第二次鸦片战争,输得一败涂地,八里桥一战,打出极度耻辱的结果,被洋人打进了北京城,皇帝开始逃跑了,这才知耻后勇,才真正提出开始搞洋务。
现在,还是没有被人打痛。
那么,这第二次鸦片战争还会到来吗?
说一句诛心之语。
很可能会。
因为包令很快就要下台了,额尔金很快就要上台了。
英国国会是坚定的鹰派,要走战争压迫清廷的路线。
包令、苏曳、巴厦礼正在走一条隐秘的b路线。
所以,那个最关键的节点,还是会到来的。
而在这个关键节点中,苏曳将谋取他穿越以来的最大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