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久,她叹了口气,望向窗外,轻声道:“记一辈子。。。。。。”
冻雨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,京中百姓苦不堪言,连扬言要记冰中红梅一辈子的小荷,都直言受不住了。京城不少百姓家屋顶被厚重的冰层圧得吱呀作响,有些年久失修的房屋甚至不堪重负,轰然倒塌。街道上石板路被足有十寸厚的冰层覆盖,行人步履维艰,实有要事出门都得拿三角杖子撑着慢慢前行,稍有不慎便会滑倒。医馆里哀鸿遍野,全是摔断腿的百姓。
路旁的树木也未能幸免,树干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壳,枝头沉甸甸地垂下,不堪重负,随时都会折断。有几颗不够粗壮的,甚至拦腰折断,横亘在路中央,挡住了去路。
城外的村庄更是惨不忍睹。百姓为了填饱肚子种的青菜、土豆被冻死一大片,地里庄稼也早被厚重的冰雪覆盖,不知是死是活。百姓被困在家中,无法外出谋生,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中粮食一点点减少。
更糟糕的是,冻雨导致粮价飞涨,原本不算贫苦的百姓,温饱也成了问题。街头的乞丐今日还蜷缩在墙角,瑟瑟发抖,明日就只能看到他冰冷僵硬的尸体。
冻雨前一日,贺铭终于收到江南探子来信,找到了“江南小物商行”掌柜的老家,不过他们去得晚了,家中十三口人,无一活口。探子搜寻无果,只找到了一枚染血的金钱镖,随密信一道寄回京中。
金钱镖。
一种以铜钱为原材料,通过打磨边缘,形成锋刃,利于隐蔽和携带的利器,但对使用者的武力要求较高,在大周并不算是常见利器。
上一次见有人使用,还是在扬州遇到的北戎人。北戎人和叶容勾结,在昌阳私设盐场牟利,最后被贺铭冒险取得罪证,叶衡将涉案之人抓获,绳之以法。怎会再次出现?贺铭深知此事可能不想他们想的那般简单,已经立刻投入了调查之中。
孟照萤坐在书房软塌,手中握着一封宫中来信,眉头紧锁。
信是梅轻竹亲笔写的,由她亲信画眉亲手送至贺府。她信上提醒,京城不比扬州,无论出了什么事,自有朝廷的人管,劝她不要善做主张,以免惹了大祸。
梅轻竹此信是顾及到之前她的救命之恩,特来提醒。之前她解毒之后,曾经为自己辩解,说世上即使有前世今生之说,亦不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,上次是她中了毒胡言乱语,才说自己是死过一次的人,劝她孟照萤不要放在心上。
孟照萤嘴上表示相信,但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,梅轻竹确实是重生之人。并且因为她重生,发生蝴蝶效应,现在剧情已经开始有了偏差。
梅轻竹在京中孤立无援,她想拉拢自己,这封信自然没有必要骗她。
问题是,她为什么劝自己不要善做主张?在她来信之前,她确实想要施粥赈灾救助遇难的百姓。然而,梅轻竹的提醒让她心中生出一丝犹疑。
就在她苦思冥想之际,脑中又响起了熟悉的声音。
【滋啦。。。。。。滋啦。。。。。。】
【检测到第三个任务“保全孟家”重要节点,请宿主加油完成任务。】
孟照萤心中一紧,眉头皱得更深了。她低声问道:“系统,现在是什么剧情节点?之前你不是说过剧情已经发生了偏差吗,为何还会触发原定的剧情节点?”
孟照萤一连串问题问下来,自己脑子也是一片混沌。
原定剧情中,此时的燕王已经是太子,作为一国储君,他出面治理灾情。“孟照萤”作为太子妃,在京中设立了多个粥棚,亲自督促施粥事宜,孟家亦参与其中。但是叶容派人从中闹事,在粥中掺了陈年霉粮,百姓喝完粥直接就病倒了。
皇帝震怒,称太子监管不力,理当和孟家一起重罚。
最后太子和太子妃在三日里揪出使坏之人,叶容从此一蹶不振,再也翻不出风浪来。
既然现在叶容已经提前倒台,那此事也应该不会发生了才对,为何会触发第三个关键任务节点呢?
说来,她已经完成了一个任务,也放弃了一个任务。剩下最后这个任务,完成不完成都与她没有干系。偏偏这个任务是“保全孟家”。
孟照萤深吸一口气,脑中乱成一团。她站起身,走至窗前,寒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,冻得她一哆嗦。望着窗外紧急除冰的仆人,她暗自思忖:不施粥,她就多多准备棉被,给家被冰雪,树枝压垮的百姓送去。
没想到的是,叶衡依然是主管本次治灾的官员。他在京中设立了多个粥棚,亲自监督施粥事宜,没有发生用霉变粮食投毒一事,赢得了不少百姓赞誉。
只是好景不长,某日清晨,两座粥棚因冰层过重,轰然坍塌,压死了数百名正在排队领粥的百姓,就连几名施粥的士兵也未曾幸免。
施粥棚虽是临时搭建,但负责的官员难道从不检查负重吗?怎么不管不顾,眼看着惹出大祸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