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皇帝,李世民对农作物的时令、地域了如指掌:
“大唐北方之地,最常见的是粟米、豆类以及小麦,但小麦是夏收。”
【我懂了,现在大唐北方种的是春小麦,冬小麦还未普及。等冬小麦普及后,北方就可以种两季,一季夏收,一季秋收。】
【科普一下,粟指的是小米,这是大唐民间百姓的主食。其次还有黍,就是黄米。
山西的小米和黄米一直到现在都很出名哦。
其次,大豆、小豆、绿豆和荞麦,都是大唐北方这个季节需要收割的作物。】
【没用的知识又学到了呢,感谢大神】
看到天幕的反应,李世民才发现,这些来自后世的人大多五谷不分,早已脱离农耕生活。
后代人真是奇怪,这么好玩的收割机,他们居然不喜欢实操吗?
反正他看着就很手痒。
“二凤大大,你要不要上来试试?”
王兴国看出李世民好奇,便邀请他一起坐在驾驶室里。
李世民坐进去后眼前一亮,从这个视角看收割更清楚了,操作台上还有实时的小画面。真是有趣:
“这东西一次能存储多少粮食?”
“存放不行哦,这个主要是收割的不能存储太多,一次只能存储十吨啦。”
李世民不懂“吨”这个单位,王兴国也不懂大唐单位,于是两人一时间面面相觑。好在弹幕里总有大神。
【换算一下,十吨就是大唐一万六千七百五十斤的粮食哦。】
这么多!
即便知道现代人技术厉害,李世民还是感到震惊。
王兴国边介绍边操作:
“其实这算少的,一小时我差不多要卸一次。你看,我的同伴开着运输车过来了,我只要按下按钮一键操作就行。”
“让我来!”
李世民十分跃跃欲试,按下按钮后,就见到被割掉的稻穗从烟囱一样的管道喷洒到运输车里。等一车装满,那辆车便直接开回城,如此往返。
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。
李世民玩了一会儿,虽还想继续,但怕影响收割的进度,最后还是克制住,遗憾地摆摆手:
“我还得盯着叛军,这么大的声音,他们不可能没发觉。”
李世民判断得没错,虽然距离较远,但史思明等人还是不断派出斥候侦查。
夜里巨大的声音和动静惊动了斥候,只是半夜天黑伸手不见五指,他们只能隐约看到几个巨大轮廓在移动,还听到野兽怒吼般的轰鸣声音。
几个斥候恐惧不已,立刻打马回去禀报:
“将军,不好了!敌方派出几头比猛虎还庞大的巨兽!”
史思明几乎怀疑自己听错,再三确认后,发现城南城北各处斥候都这样汇报,还强调那东西一直发出巨大的怒吼声不停歇。
“将军,那巨兽十分可怕!
个头有好几只猛虎那般大,属下亲眼看着它过去,一大片稻田就被一口吞掉了!”